2009/6/23

港大學生會

很少人懂分辨香港大學和香港大學學生會。

要分辨,其實很簡單。香港大學是一所高等教育機構,香港大學學生會則是一個學生社團,兩者分別向政府登記,法律上是兩個法人。換句話說,兩者在行政上互不統屬,大學管大學的學院舍堂,學生會管學生會的屬會組織;再說白一點,就是兩者各有一個銀行戶口,大學不會給學生會一分錢,學生會也不必仰大學一分鼻息。

可是,事情又不這麼簡單。香港大學的本科生,必然是港大學生會會員;港大學生會會員,又必定肄業於港大某學院,或居住於某宿舍。他們每年交的四萬多元學費,其實包括一百多元的學生會會費,不過一併繳交後分開存入兩個戶口。大學和學生會,共治一片土地,共用一個校徽,社會亦懶去分辨他們之間誰是誰,反正誰犯了錯,另一邊注定倒霉;誰風光了,另一邊亦與有榮焉。

既分又合,如此絕妙的平衡,是幾十年慘淡經營的成果。港大學生會和港大同步成立,初時叫香港大學聯合會(Hong Kong University Union),不過就是附屬港大的一個師生俱樂部而已,念及港督被拉來當個掛名會長的話,算是一個「高級」俱樂部好了。當時幹事會也就主席、文書、財務三人,屬會也沒幾個,真是想幹啥都不成。直至戰後,港大學生會才在校方協助下註冊為獨立社團,展開了新生命。

六、七十年代,是港人耳熟能詳的「火紅年代」,既為當今賢達所追憶,亦為陶傑之流所訕笑。但無容置疑的是,這時候的大學生,作為Made in Hong Kong的第一批人物,對香港日後的政經榮哀影響重大。而大學對於這批人物,亦有著為他們人格定形、事業奠基的關鍵意義。那時候,學生分為「社會派」和「國粹派」:「社會派」主張「關心社會」,從社會工作入手,為普羅大眾服務;「國粹派」提倡「認識中國」,從思想工作做起,與祖國遙相呼應。「認中」、「關社」,亦成為當年潮語。兩派的對立從學生時代至今未休,蓋社會派即今天的民主派、反對派之淵藪,國粹派亦多為保皇黨、建制派之源頭。

作為香港早期的惟一大學,港大學生會無容置疑地走在學生運動的最前端。如果說五十年代這股青年力量仍在蘊釀,六、七十年代就是這股力量的爆發期,促進了無數的社會改革;八十年代勉強承接了這股浪潮,九十年代以後就開始顯得與社會脫勾。有人說,這是大學生開始紙醉金迷、罔顧社會責任。是的,在香港,經濟掛帥無可避免,但九十年代以後的學生是否特別見利忘義?翻開歷年校報,火紅年代的港大學生,去barn dance不比我們蒲蘭桂來得少,難道他們的亞高高跳得特別聖潔?迷寶珠芳芳又真的比追阿嬌阿Sa有深度?

換個角度看吧。六七十年代,香港缺乏人才,在稚嫩的社會分工下,大學生美其名以「社會良心」發聲,伸張正義,實則是蜀中無大將,廖化作先鋒,凡事硬著頭皮說些話;後來他們畢業了,各有所成,令香港出現專業政黨、記者、社工、學人,繼續主導社會發展。後輩們面對這批經驗老到的大仙,一方面功力趕不上,另一方面社會對大學生作為改革動力的渴求也降低了,他們自然把握有限的青春幹些別的事去。太陽底下無新事,道德沒有淪亡,大學生還是老樣子,不過活躍的舞台不一樣而已。

「火紅年代」後的學生活動,依舊沸沸揚揚,不過隨著日漸脫離社會改革,變得低調起來。港大學生會從開始時屬會四個、會員五十餘,到現在屬會一百一十多個、會員過萬,並一直在增長,財政儲備在零七零八年高達三千多萬港元,已經成為一個不斷自我完善的龐大機構,為學生提供愈來愈多元化的服務。

別忘了,在這企業似的機構裏,人均年齡只有二十歲,而且沒有所謂的成年人在背後操作。

2 則留言:

  1. Lo Dou, i prefer reading these HKU facts more than your love stories! keep it up! :D

    回覆刪除
  2. '很少人懂分辨香港大學和香港大學學生會。'

    speechless......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