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/7/7

學生會大樓

學生會的獨立自主,並不是說說而已。在校園裏,學生會大樓一直是一座獨立建築物,近百年來雖然屢次搬遷,但作為學生活動的核心地位則一直沒變。

學生會大樓至今共有三代。第一代學生會大樓,在上世紀末已經榮登香港古蹟之林,那就是正對本部大樓(Main Building)的孔慶熒樓(Hung Hing Ying Building)。其實孔慶熒樓是後來的名字,這裏本來就叫香港大學聯合會大樓(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Union Building),建於一九一九年,由港督司徒拔爵士(Sir Reginald Stubbs)主持揭幕。大樓的愛德華式建築沿用了大學的常見的紅磚牆,卻擁有全校唯一的圓頂設計。圓頂跟後方的陸佑堂鐘樓同處一條中軸,分享了本部大樓方正恢宏的線條,其左右屋簷則如兩翼展開,如欲飛之隼。聯會大樓代表學生,本部大樓代表校方,兩者在建築上一前一後,一小一大,未知是否暗含寓意。二戰之後,大樓曾作為教職員俱樂部之用,至一九八六年,為紀念孔慶熒先生的捐助,才改為現在的名字。此樓現已改作文學院音樂系之用,儘管每天門前熙來攘往,都是上課經過的同學,卻很少人真會踏足裏面,舊時縉紳少年浪蕩的情景,只怕再難復見。

孔慶熒樓之命名,並沒有成為「李嘉誠醫學院事件」的前傳,因為在此很久以前,學生會就已經搬了。隨著學生活動膨脹,第二代學生會大樓於一九六一年竣工,並在今天圖書館旁邊的位置為同學服務。在那學運鼎沸的三十年裏,此樓成為了港大同學的活動中樞。由於大樓已經拆毀,無法重組當時大仙們徹夜不眠地辯論和工作的畫面,但聽說那三層高的大樓,一樓是餐廳,二樓是學生會辦公室,三樓是體育聯會,是真是假不得而知。到了一九八五年,為了配合校園擴建(可憐港大多次擴建,地方還是那麼小小的),學生會第二次搬遷,新址就是今天的地方,徐朗星文娛中心一樓。

據說學生會對當年搬遷是心不甘情不願的,到底從擁有整幢位處校園中心的大樓,搬到只佔西陲一個文娛中心的一層,不能不說是一種身份的貶抑。但校方當年的公關做得很足,請到港督暨港大校監尤德(Sir Edward Youde)爵士前來揭幕,校長黃麗松博士還親手提了「香港大學學生會」七字,現在從港大薄扶林道入口望去,還清清楚楚的嵌在大樓外牆上。在這裏,港大學生會又展開了新一段歷史,從社會與政治導向續漸走向內務化與多元化。儘管業權上只有一層,但學生會的使用權一般都包括整棟文娛中心,加上大樓外矗立著「國殤之柱」的廣場,多年來都是同學集會之地,儼然學生會前院,校方對這裏的管理也是一隻眼開一隻眼閉。這中間灰色地帶的話事權,就是會長與校長之間的推手了。

無論位處何方,學生會大樓始終是同學的聚腳地。學生會辦公室為大小屬會提供場地器物,每天都有人來這提出五花八門的租借申請,絡繹不絕沒完沒了;此外,議事廳也在這裏,學生會內各級評議會都在這裏召開,屬會各自的諮詢大會也在此舉行,經常通宵達旦依然人來人往,陽氣與肝火同樣旺盛,因此很少有鬧鬼傳聞;其三,大學飯堂和學生會合作社都在這裏。飯堂除了快餐,還能飲茶吃點心,水準還可以;合作社物美價廉,不到這裏買文具,便得到很遠的水街,相當煩人。

在這裏經常會碰到朋友。有時候本來不相熟的,多碰幾次面就自然親厚起來;有時候是熟人,但只知道他們是堂友或競敵,卻想不到原來是某某學會的人,因此對他們加深了認識。有一陣子嫌舍堂圈子窄,經常在這裏溜躂,對這裏熟悉得連厠所的氣味都還記得;好幾次在學生會裏睡著,到天亮時揉著眼睛看窗外的國殤之柱,心裏還有種難以言詮的朝氣和幹勁。

傻勁,但值得付出傻勁的事,人生中又有幾件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